吃素者因為沒有吃肉,所以胃璧不若吃葷者有那麼多的脂肪,蔥蒜屬較刺激的食品,所以吃素者若吃了蔥蒜等刺激食品容易使胃璧受到損害。


 


《羯臘磨經》http://www.lama.com.tw/content/meet/acto.aspx?id=587


 


勿因耳聞而輕信,道聽塗說本無稽;不以傳統而妄信,歷代傳說多謬奇;


眾人謠言不可靠,毫釐之差失千里;迷信教條未見安,經典所載非無疑


師長訓示固可貴,懾信權威非所宜;凡事合理方可信,且需益己復益人;


必俟體察分析後,始能虔信並奉行。


 


素食者不食蔥蒜的由來-談五葷


 


http://cbs.ntu.edu.tw/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Food/0/F0010000&num=7


 


素食者不食蔥蒜等物的理由,在本草備要中有歸納,本草備要大蒜條下︰「然其氣薰臭,多食生痰動火,散氣耗血,損目昏神。」其注曰︰「五葷皆然而蒜尤甚,楞嚴經曰五葷熟食發淫,生啖增恚,故釋氏戒之。釋家以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茖蔥為五葷。」由此可見,所謂的五葷,是因為它們有興奮刺激作用,使人難以安定心神,故修行者引以為戒。


按五葷有三種說法,都跟宗教信仰或修鍊身心有關,上述的五葷就是佛教的五葷,同於《爾雅翼》的說法。其中的興渠,是梵語的音譯,又名興瞿、薰渠,就是中藥的「阿魏」,原產西域,李時珍曰︰「夷人自稱曰阿,此物極臭,阿之所畏也。」慈蔥就是冬蔥,茖蔥就是山蔥。


另外還有道家的五葷,《爾雅翼》曰︰「道家以韭、蒜、芸薹、胡荽、薤為五葷。」其中的芸籉,就是現稱「油菜」的蔬菜,胡荽又名蒝荽、芫荽,就是現在所謂的「香菜」,這兩樣東西,不辛不臭,被列入五葷當中,實在令人費解。


李時珍在他的鉅作《本草綱目》中,又另外記載一種五葷︰「鍊形家以小蒜、大蒜、韭、蕓薹、胡荽為五葷。」與道家的五葷大同小異,案所謂鍊形,就是道家修鍊之術,故鍊形家應屬道家之一派。


綜合以上所述,若素食者素食的理由,是因為宗教信仰或修鍊的關係,那麼不食五葷是應該的;若是因為保健而素食,那麼五葷大可不必視為禁忌,適量食之,對身體反而有益!


以不食蒜而言,律藏中最少記載了二件緣起:


一、氣味問題:蒜的臭味在共修時可能會讓他人聞到,因此有可能干擾到他人。因此佛就制戒,如果有吃蒜的話,一定要刷牙漱口、在通風的地方待一陣子後,才能入眾打坐。(此時比丘對吃蒜沒有禁忌。)


二、社會問題:當時有一施主定期供養蒜給僧團。然而有一次當某沙彌去採蒜時,被不知情的蒜園管理人給當作是小偷,起了爭執。由於此蒜園的管理是如此,因此佛陀就建議比丘不要再去採蒜了,這是不食蒜的緣起。


至於說諸天不喜等,其實是在這些事件後、人們相傳而產生的說法,在較晚期集結的經典中有提到。然而在佛世時來說,其實主要是因以上的二個事件,而與諸天喜不喜乃至生食熟食都沒直接關係。然而時至如今,人們只知道說蒜的臭味會讓諸天不喜,而不知其實主因是不要在打坐時干擾到別人。甚至後期在藏地還傳出了無關佛法的說法,說蒜是魔女穢物云云,這並非佛教的說法,而只是當地民俗傳說了。


簡言之,佛陀曾表明,對於所有的食物,不管葷素,都不是重點 -- 重點在於:若食時起貪嗔痴,則非法;若食時不起貪嗔痴,則如法。這點在了解制戒的緣起後,或許能有更深的體會。


 


suiis素易- 華人最大的全球素食網站,拓展您素食格局、豐富您的素食生活!http://www.suiis.com/


蔥、蒜、韭菜、為何屬葷食,而薑和辣椒卻不列為葷類?2003/10/22文:suiis編輯部


 


       一、醫學角度:


從化學結構來看,五辛之臭是因含有二硫化物等黃色臭油質,有 特殊的滲透臭,散發極臭的辛辣氣味。其中除興渠外,蔥蒜薤韭為同一百合科植物,學名皆有Allium,即為丙烯基,具催淫增欲作用,又稱為蒜臭基(Allyl),極臭,所以五辛同臭增欲。


吃素者因為沒有吃肉,所以胃璧不若吃葷者有那麼多的脂肪,蔥蒜屬較刺激的食品,所以吃素者若吃了蔥蒜等刺激食品容易使胃璧受到損害。


根據達摩寶傳記載:修行人食五葷會傷五臟──蔥傷腎,蒜傷心,韭傷肝,菸傷肺,薤傷脾,修行人要修得五氣朝元必須戒此五葷。


 


二、經典記載:


釋迦如來在經文中, 當初曾有禁止弟子人員食用蔥韭蒜, 衪禁止的理由是:


1.蔥韭蒜, 其藥性『生食瞋恚, 熟食發淫』易助長心性無明、妄想、令其教化失功。


2.蔥韭蒜既食己,藥性與心性,混合共會,共長無明,助發貪瞋癡,亦生臭味四溢。禪定時:善神亦不欲近,妄邪來近身,所以如來說~食此食,正定不易成就。


反觀薑、辣椒之所以不算在五葷裡,是因為其本身有去寒保暖的作用,不論燉補、炒菜都會放薑來去腥提味,而且食用後不會產生辛臭味,對身體無刺激性,修行人心性自然不受影響。


 


http://blog.udn.com/bluest1937/3477333


 


三、相關故事:


(1)傳說蔥蒜的來源是兩位﹙或多位?﹚女妖幻化成美女誘惑佛陀,佛陀另其現出醜陋原形後女妖身上的穢物落入地面成為後來的蔥蒜。


(2)屏東青龍寺公佈欄看過一篇探討蔥蒜的文章,大概的內容是這樣的:


魔王派出兩位天仙魔女來誘惑佛陀,佛陀當然不為所動,兩位魔女因此生起妒心,挌下重話,要來破壞釋迦僧團的修行,於是兩位魔女化成污穢的血水灑下人間,這兩股血水落下之處便生出了蔥和蒜,於是蔥和蒜便成了吸取人體腎精肝血的最佳利器,所以蔥蒜能夠使人昏昧,精血元神吸盡後便將墮入地獄惡道難以超生,是故修行之人不宜食蔥蒜,會障道的,即便是一般人亦不宜食用蔥蒜,會加速墮入惡道的。


 


淨空老法師訪談:(節錄關於五辛的開示)


主持人:我們知道在佛法裡,佛陀的教育就是斷五葷。五葷是指五種菜,它和男女關係好像還有關係。


淨空法師:有關係,五葷,葷,你看草字頭,五葷是蔥、大蒜、蕎頭(我們一般講小蒜),韭菜跟洋蔥。洋蔥佛經裡叫興渠,是過去中國沒有的,現在外面進口來了,它的性質是相同的。佛在《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這五種東西生吃刺激器官,容易起肝火,就是容易發脾氣;熟吃它產生荷爾蒙,容易引起性衝動。所以佛要把它禁止,道理在此地。


主持人:這也是三千多年前的生理衛生。


淨空法師:對,這生理衛生。但是佛有開緣,如果是藥用就沒有問題,藥用可以,配藥治病的,治病的時候有開緣。所以佛所制定的這些飲食起居裡頭,這些規則都很有道理。


 


了凡四訓講記87


同樣道理,佛門忌五辛。五辛裡,尤其是大蒜。五辛是大蒜、蔥、蕎頭(大陸叫小蒜)、韭菜、洋蔥(興渠)。佛為什麼禁止我們吃呢?《楞嚴經》上說得很好,修行最重要的是清淨心。功夫不到家,飲食會影響心理生理。功夫到家,心理作得主宰,境隨心轉,那就事事無礙。如果還是心隨境轉,這是有障礙。佛跟我們說:五辛生吃助長肝火,容易發脾氣;熟吃增長荷爾蒙,容易引起性衝動。所以佛制禁食都有道理的。換句話說,不管生吃、熟吃它都增長煩惱,所以禁止。


 


《楞嚴經》卷八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提,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婬,生啖增恚。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婬怒癡。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圓瑛法師


阿難!一切眾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眾生,求三摩地,當斷世間,五種辛菜。


世間食物,凡有益於身心者,皆名為甘,非局於甜味也;凡有害於身心者,總名為毒。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正明飲食,不可不慎也。是諸眾生,求三摩地:指修習耳根圓通者。當斷世間,五種辛菜:辛菜雖非有毒,實有於毒也。以其正危害慧命之大毒,故應斷絕。五辛,《楞伽經》云:蔥﹑蒜﹑韮﹑薤﹑興渠,應云興宜,出烏荼婆他那國。慈愍三藏法師云﹕根如蘿蔔,出土辛臭。冬到彼國,不見其苗,此方所無,故不翻也。


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噉增恚。


五辛過患不一,若熟食,則壯相火,發淫念;若生噉,則動肝氣,增瞋恚。佛智所鑑,不爽毫釐,物性必然,宜敬信而戒之。


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消,長無利益。


此天遠鬼近過。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然善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雖樂聞法,因嫌其臭穢,不肯親近,咸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辛之次,冥中舐其唇吻,常與鬼同住。因天仙遠故,福德日見消除,餓鬼近故,長無利益之事。


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為說法,非毀禁戒,讚淫﹑怒﹑癡。


此無護遭魔過。是食五辛之人,發心修三摩地,指耳根圓通。既要習定,不能斷辛,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上招餓鬼,此引魔王,其過轉深。大力魔王:指第六天魔王。得其方便:知修三摩,有志求佛故;現作佛身,來為說法:乃謗持戒,為小乘道,非誹也毀犯也禁戒。讚歎三毒無礙為大道,大雅不拘於小節,大象不行於兔徑,說淫、怒、癡,即戒、定、慧。信是魔說,無惡不作。


命終自為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


此成魔墮獄過。上皆現在惡因,依因定必感果,命終之後,自為魔眷。中品魔民,下品魔女。所修三摩,咸資有漏,享受魔福,福盡禍生,直墮無間地獄。


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修習圓通,而求菩提道者,永斷五辛;果能永遠斷除,是則名為從凡夫地,第一增進,初學修行漸次。問:五辛何以名為,第一增進,修行漸次?答:五辛為助惡之因,助淫、殺、盜、妄,四重律儀之因:熟食發淫,為淫欲助因;生噉增恚,為殺生助因;縱能宣說十二部經,無非貪求,名聞利養,妄談般若,又為盜妄助因。是雖辛菜,能斷不食,即除助惡之因宜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