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懺是漢傳佛教中重要的實踐法門,
藉著行懺來消除罪障,清淨身心;
拜懺的意義,不只是在參與拜懺法會數個小時的洗滌淨化,
而是要將禮懺的精神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自我觀照,
「懺」才會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根本的改變。


「一心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一心頂禮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世尊……」拜懺法會上,香煙裊裊,聲聲梵唄,行者隨著大眾讚誦諸佛、禮拜懺悔文、稱念佛號,清淨的修行氛圍感染著每一個禮佛懺悔的人。然而,在一禮一懺的當下,除了感受法會的殊勝莊嚴之外,我們是否了解拜懺的意義,將懺悔的精神融入身心?還是抱持參加廟會趕集的心態,盤算著拜懺之後消災解厄的效益?


懺悔法門的起源
追溯現行拜懺法門的根源與發展,有助於釐清拜懺的真正意涵,才能讓拜懺儀式回歸修行的意義。


懺悔法門,源起於佛陀時代。到了大乘佛教階段,懺悔法因所依經典的不同,而開展出不同的修持方式,例如事相懺悔從「發露懺悔」發展為稱念佛名、禮拜、誦經、持咒等;有關懺悔思想的經典中,也開始出現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四法或五法懺悔的儀節。


拜懺,修行的根本
聖嚴師父深刻體悟建立正信佛教的重要,師父探究禮懺根源與祖師大德制懺的因緣之後,在〈論經懺佛事及其利弊得失〉一文中提出,「經懺佛事並非壞事,而是信佛學佛的著力點。」換句話說,如果我們能夠了解拜懺修行的意義,經懺佛事便不是買賣交易,而是能與生命引起共鳴,契入佛道的法門。


修學佛法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種種障礙,而拜懺便是透過至誠懇切的禮拜懺悔,將成佛道上的障礙一一去除,如同一灘混濁的水經過沉澱之後,沉淨明朗的水面自然會映現各種景象。因此,拜懺也可以說是佛教徒修學戒、定、慧的一種前方便。


凡夫的起心動念,無一不是業、無一不是罪。聖嚴師父在《學彿知津》一書中便指出,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中犯錯而不自知,因此,不一定要等到犯了過才懺悔,應隨時心存慚愧、懺悔,而參加拜懺法會便是將自己的心放入佛法的清涼水中,藉著一次又一次的禮佛懺悔,讓染污的心恢復自性清明,如此也才能納受佛法的清涼自在。


建立正確的修行心態
「參加拜懺是共修,而不是趕集。」參加法會,應對拜懺建立正確的心態與認知,不應抱著參加廟會、趕市集的態度,虛應故事、隨處攀緣,而要懂得收攝身心,讓自己分分秒秒保持在正念上,一方面以行動展現自我反省的決心,另一方面則透過眾人凝聚的修行氛圍,相互激發善念,從內心深處來滌清罪業。


此外,參加拜懺法會時,經常也有人會好奇:「拜懺真的能消除業障、解冤釋結嗎?」這就如同日常生活中與人發生摩擦或得罪他人時,向對方道歉之前還想著:「道歉有用嗎?對方會不會接受?」這些考量不僅無濟於事,更難以讓懺悔在自己的生命裡發生作用。因此「拜懺不應存著功利主義或功德心態;終究還是要回到自己的生命,勇於面對過錯,並提醒自己不再造做罪業,這才是懺悔的精神。」


將懺悔落實於生活中
進一步來說,拜懺並不只是對著佛像發露懺罪,而是積極地從日常生活中來改變自己的思惟與習慣。
聖嚴師父也曾特別提醒我們,拜懺的意義,不只在追求拜懺期間的身心清淨,還要將拜懺的真義延續到日常生活中,隨時觀照自己的言行心念,並用心體仰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讓「懺悔」對我們的生命產生根本的改變。


~摘自《人生雜誌》315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