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的五時八教說


----------------


五時八教,乃天臺宗智顗大師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時定釋迦一代聖教說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別其說法之儀式(化儀之四教)與教法之淺深(化法之四教)。分別述之。五時:

第一、華嚴時,謂如來成道最初為大菩薩說華嚴經,如日照高山之時。首談唯是無盡法界性海圓融,空有齊彰,色心俱入,湛森羅於海印,現剎土於毫端;小乘學者,如聾如啞,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時,謂佛說華嚴經後十二年,於鹿野等為接引二乘人,說四阿含等經。

第三、方等時,謂佛既說小乘,更演維摩、楞伽等大乘經,令二乘行者,恥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時,謂小乘雖回心向大乘,然其執情未泯,故佛更廣談般若空慧而澄淨之。

第五、法華涅槃時,謂佛見鈍根眾生,機漸純熟,故說法華經、涅槃經,以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稱性而談,令一切眾生,咸得成佛。這是佛陀五時說教的次第與當機的差別。八教分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合之為八教。

化儀者,係就如來教化的機應,有四教:一、為頓教,謂佛為應大乘利根菩薩直說大法,不談小乘,即說華嚴頓入教法;二、為漸教,漸即漸次,謂佛應大小乘鈍根眾生解說阿含、方等、般若等漸進的教法;三、為祕密教,謂佛具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於同會中聽法,所聞各異,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隱密赴機,而各得利益者;四、為不定教,謂佛所具不思議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眾於同會中聽法,或聞小法而證大果,或聞大法而證小果,彼此相知,而得益不定者。

化法者,係就如來教化眾生的方法,有四教:一、為藏教:藏即含藏之義,謂由經律論各含藏一切文理,令眾生由此證入道果,此指佛於阿含時所說的三藏教;二、為通教,謂佛對大小乘根機所說的共通教法,鈍根者聞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聞之,便可通入別圓二教;三、為別教,謂專為菩薩乘所說的教法,別於前面的藏通與後面的圓教;四、為圓教,圓即不偏之義,謂對最上利根菩薩解 。


(來源:互動百科)


 


----------------


天台宗的五時八教說


菩提法師


--------------


佛教自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的兩三百年間,三藏教典五大致譯出。講經,著述的風氣盛極一時。由於這些教典在印度出現的時地和因緣名不相同,而且,部派佛教的分裂,對有空、性、相的義理,名執己見,分存並立,遂致異解分岐雜然。那麼,當這些教典傳至中國,而中國之學者更從而鑽研探討,乃至解說闡明,又不一其說,故爾呈現出宗派的名住形,相繼,出現了毗曇師、成實師、涅槃師、地論師、攝論師等諸家異說解。對於怎樣判釋佛陀一代所說的教法,便形成了“南三北七”之十家判教學說。



據荊溪湛然大師說:“南謂、南朝,即京匯(揚子江)之南;北謂北朝,河北也。”一般作江南三家,江北七家。南方的三家比較單純,大都從頓、漸、不定三類來判教,他們的分別在漸教。虎丘山岌師在漸教內更開作有相教、無相教、常住教的三時教說。宗愛法師在漸教內更開作有相教、無相教、同歸教、常住教四時教說,齊定林寺潛柔,惠次二師,隨道場慧場觀之說,在漸教內更開作有相教、無相教、貶抑揚教、同歸教、常住教五時。北方七家比較複雜,它的特點是把如來一代時教大別作頓、漸、圓三教,並以“華嚴”為圓教之初。七家教說即:一.五時教說;二.半滿二教說;三.四宗說;四.五宗說;五.六宗說;六.二種大乘教說;七.一言教說。智者大師創立天台宗時,對“南三北七”都不滿意。並在《法華玄義》當中縱橫難破“南三北七”十家之說,但他化儀四教與化法四教的教說,亦植基於“南三北七”諸師之說而發展的。他更以《法華經》為中心來判釋,如來一代消四教法為“五時八教”。五時,即佛陀說法的時間,八教指佛陀說法的形式和內容,今就五時八教的基本內容略述如下:



 一.五時:


智者大師根據《華嚴經.性起品》的“三照”、《涅槃經.梵行品》的“五味”、《法華經.信解品》的“父子五喻”而淨釋尊成道後,對種種根機,應機而說的法門,以說法時間次第分類為五個時期。五時者:初,華嚴時;二阿含時;三萬菩時;四般若時;五法華涅槃時。



㈠華嚴時:釋尊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成佛道的最初三七日間,在寂滅道場,現毘盧遮那法身。為金剛藏、功德林、法慧等菩薩,以及宿世根熟的天、龍八部及大根性的凡夫眾等,宣說《天乃廣佛華嚴經》,此一妙意高遠,甚得微妙的圓滿修多羅。當時在座的小乘聲聞緣覺之輩,簡直是如聾如啞,不能領解。這正如《華嚴經》所說:“如日初出,光照高山”。未能照平地及幽谷,又如《涅槃經》說:“臂如從牛出乳,名第一味”。佛陀於七處八會說了《華嚴經》後,知道此說與聲聞、緣覺之機毫無有關,一能普渡眾生,因而不動本寂,而遊鹿苑。



㈡阿含時:小乘要性在華嚴經會上如聾如啞,佛陀徹底悲心,故離莊嚴道場,潛圓滿報身毘盧遮那之體,脫去舍那珍徹之服,觀老比丘相,成劣應身,若後蔽之衣,趣泗羅舍國,途中遇提謂與波利二長者不說衛戒十舍復更前進,在鹿,在度嬌陳如,十力迦葉、阿涅婆、潑提、楊利等五比丘後,歷遊十六大國於十二年中,為聲聞乘人講說,人天修習因果的,《坤阿經》 ,破九十五外道邪見的《長阿含經》說明真諦之理,斷三界之元的《中阿含經》及說明回禪八定的《雜阿含經》。今小乘根性的人,依四諦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由凡入聖,而證阿羅漢之無生之果。約《華嚴》三照,為次照幽谷,名第二時,約味,名從乳出酪,酪是熟乳漿,喻凡夫成聖,證阿羅漢果,為第二酪味。佛因看到羅漢偏於自了一邊,不肯發心度人,因此覺得十分痛心。他認為如果弟子們都要自了漢不位世界眾生無人救度,並且佛種也有斷滅的危險,於是有第三方等時的說法。



㈢方等時:佛以十二年的時間說阿含經後,廣說大小乘教,便大小乘人教能夠等受益。因小乘行人急欲求證涅槃脫離生死,所以當他們證得阿羅漢果後,執真保果,沉空滯寂,所以,佛在八年間,說《維摩經》、《大集經》、《解說蜜經》、《楞伽經》、《楞嚴經》、《勝曼經》、《光明經》、《置益經》、《方等陀羅尼經》、《寶集經》以及淨土諸經。在此方等時中,彈偏斥小,嘆大褒圓,並說藏通別圓四教,彈賅二乘偏典,讚歎大乘圓教才是真正的佛法。為什麼佛在方等會上才會批評他們呢?這是因為眾生習性歡喜隨順,所以佛在阿含時,只是因勢利導,不加批評,到了他們證了阿羅漢後,即:“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佛陀就進一步地在方等會上對他們偏空和自滿的習性進行了嚴厲的批評,甚至斥之為“焦芽敗種”。其目的就是離思他們回小向大,從羅漢果位更進一步學習大乘菩薩法門。約時,即《華嚴》二照於第三時平地一照開為三時,此為複時名第三時;約味,名從酪出生酥味,名第三味。小乘初在阿含,革凡成聖,不知更有餘法,今聞方等,知有大乘,他們雖然都認識到不能滯於小乘位上,而要求進一步欲求大乘法門,但他們在思想深處存在著一種分別的法執,即人我雖典,法我猶存,這種法執的偏見,是修習大乘法門的最大障礙。所以佛又說融通淘汰的第四時。



㈣般若時:佛說方等經典後,小乘行人已生恥小慕大之心,但於法猶未融通了達,猶深執大乘法門永為別異,佛陀為欲淘汰其隔歷未圓之執,約用二十二年的時間,於王舍城之靈鷲山以至給孤獨圓,他說自在天宮,竹林精舍等四處,遊歷集會凡十六會說諸部般若經,廣開八十科法門,並融通大小兩乘之教,淘汰遺蕩了小乘之情執,充分發揮大乘之妙理,會一切法皆歸摩訶衍道。緣此時所說,深及種種法,都是般若部的經典,故智者大師判為般若時,下說別圓廣教兼說通教。說般若經的主要目的,就是用般若在空的智慧水,來淘汰方等聖者與分法執。使他們破除一切執著,見中諦理,修菩薩行。這是由羅漢轉入菩薩乘所必需經過的一個重要階段,所以在般若會上佛陀將自己說的般若經命須建提等轉教後三教之菩薩,竟令二乘通達大小乘法門,但雖經轉教般若經,可是才乘人終自忘言此是大乘菩薩所修法門而絕非我等:乘根性所應修者,不過二乘聖者因轉教之功,已通達內外所有大小乘無量法門,至此至近於一乘圓教之菩薩之位了。約時,是禺中(上午九、十時),名第四時,約味,則為眾生亞樂出熟百樂。



㈤法華涅槃時:佛弟子經過般若時的徹底淘汰法執,都開發了般若智慧大大地提高了覺悟,群機漸成一致,堪使悟入佛慧,是以佛陀於耆舍崛山道場,從無量義三味起,對舍利、讚歎法華經真髓之十如實相;舍利弗於是思維,我等宿年疑問,將冰釋於此時,緣是請佛開示,佛以此法,難解難事,故三度製止;但舍利弗回度請說,於是佛說川大事因緣出現此五濁惡世之所曲,開顯相實平等十界皆成佛之妙旨。此一期說法華約八年,開除大小胜劣之隔執,究其實際,“唯有一乘法”。後臨入滅的一日一夜,於娑羅樹林問為現前的弟子乃末代的眾生,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無有變易的真理,即是《涅槃經》。法化涅槃兩經之經題,說時雖有前後,但於使眾生機入佛知見之化用上,則兩經是同。法華開示十界皆成佛,涅槃闡明一切眾生悉有佛性,以思想相同,故合為一時。說《法華經》的主要目的包開權顯實,就是佛對弟子們說:我以前四時說法都是方便權宜之教,現在你們所行,都是菩薩道,人人授記成佛,這才是如來圓頓真實之數。 《法華》一會本已圓滿究竟了,但還有一類眾生不能得益,所以佛又在臨入滅的一晝夜間說經《涅槃經》,這好比農作物有早熟晚熟的區別一樣。說《涅槃經》,追說四教,追泯四教,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佛陀把他一代所說的法綜合起來,歸納成兩點即是扶律(扶持戒律)談常,說常就是說明一切眾生皆有常住佛性,也是開權顯實的意旨。約時,則日輪當午,沒有側影,名第五時;約味,則從熟出醍醐,醍醐即酥之說至油,又稱酥油,味極甘美,是為妙味,名笏五味。



以上是智者大師根據《華嚴》、《涅槃》等經來判定佛陀一代說法的五時次序。他的目的在指明一類鈍根眾生從凡夫到成佛的次第,也叫別五時。至於通五時指的是佛陀應機說法“不拘定一月時,但隨所應聞,即使稱聞,如來說法,神力自在,一音異解豈容思議”因此,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說:“五味半滿,論別有齊限,論通通於初後。”



關於於時判教,初後華嚴終至法華涅槃,一一齊以年月而已一代四十九年釋尊說法之時期,是不一定否合歷史順序的,所以學習天台宗的人,對於通別五時之說不可不知。別五時,總依釋尊一期調熟利鈍根性始終之化意,通五時是別依逗一類機宜隨應之化用。五時判教五說,雖不合乎歷史順序之根據,但在智者大師則深信為然,從末動搖其信仰。且此五時不僅釋尊之化導如是,即三十十方法佛,深信無不依五時化道之通軌,是為“五時判教”之中心問題。



 二.八教:



天台宗認為佛陀五時說法的應化形式和法門內容各有四種,即“化儀四教”和“化法四教”。因眾生的根機性質千差萬別,故教化的說法是不一定的,臨機應變,察聽者的利鈍豎橫自在的說法,故其說教內容自有區分。所以天台宗四教納釋迦一代的說教,磬天不盡。



㈠化儀四教:化儀四教就是頓、漸、秘密、不定四教,如對病之藥方,有一定之施用。是佛陀教化眾生之方式。



⑴頓教:佛在第一華嚴時,為諸大乘利根的眾生,說不歷階段,直下趣入如來地的大教,如“大鵬一舉萬里,利刀一截千泥”,所以說“初發心時,便成正覺。”



⑵漸教:佛在第二、第三、第四等時,應大小乘鈍根的眾生,此頓教義之機,從淺入深,由卑生高,說阿含、方等般若等漸進的教法,(阿含是漸教之初,方等是漸教之中,般若是漸教之後。)如登嶺上梯一般,一步步地上去。這是指小乘根性,不能領受大法。須經過阿含、方等、般若的階段,方能引入法華高會,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⑶秘密教:佛在一鍾說法,確然是同座聽法,卻是同所異解,彼此所得利益不同,且互不相知。這也正如《維摩結頓》所說:“如來一言演說去,眾生隨類各得解,或歡喜、或生善、或滅惡、或入觀”。所觀四悉檀利益不同即是秘密教的意趣。



⑷不定教:也是一同聽佛說法,於頓中得漸益,或於漸中得頓益,彼此教各個相知。但領解不定,故亦不定教。在前面的四時,頓教、漸教中都含有秘密、不定。唯有第五法華涅槃時《法華》“開權(三乘)顯實(佛乘)”涅槃“追說追根”,非頓、非漸、非秘密是顯露,非不定是決定,如《法華玄義》說:“法華超四時八教之表”也就是說,法玄超然於頓、漸、秘密、不定之外,如同服藥見效,用不著處方了。



 ㈡化法四教:



 ⑴藏教:也叫三藏教。三藏者,一是經藏,如四阿含經;二是繼藏,如五部律;三是論藏,如俱舍、婆娑等經。以經律論,各含有一切文理,意如摩藏儲蓄諸財物故教者,通指聖人被下眾生聖教,然三藏原是意將釋尊代說法從類歸攝為經律之三藏,故三藏之名通於大小乘,今以之名三藏教者,是因為智者大師,依據《大智度論》雲:“迦誨迦子自以脫明利根,於婆娑中明三藏義,不讀衍經(大乘經),非大菩薩。”雙據《法華經》雲:“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等文,特以此名為小乘教。三藏教,所論之教理,是生滅之教。所被之機有三根性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若別言之,則正化二乘信化菩薩故以化二乘為正意。既以二乘為所化之,其教理自然為界內三教。說生滅淺近之事,今界內鈍根眾生,修析空觀,觀照四諦之理,斷破見思,分段生死,證小乘偏真涅槃。三藏教,另有聲聞、緣覺、菩薩之異,然同斷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同行三百由旬之入化城。三藏教之極果,為灰斷佛。何以故?以未見至如來藏悟恒沙佛法佛性故,只有修得無常佛性,而無理性本具之真常佛性,是故化緣一盡,即灰身泯智,只留舍利為人天福田。



⑵通教:通教者,通前藏教,通後別圓,故名通教。此僅字面解釋。若略加解釋則有二義,一.通同通入義,就菩薩言,鈍根菩薩與二乘同證空理,通同前三藏教。又利根菩薩,不僅證且進而證中道之理,通入別教,或圓教。二.共通義,此教三乘共通體色入空之旨,歷同一位,故名共通三教。依是等義故名通教。



諦觀大師《天台四教儀》雲:“通教者,通前藏教通後別圓,又從當教得名,謂二人(聲聞、緣覺菩薩)同以無言說道,體色入典,故名通教。”



通教,是說因緣即典無生無滅之諦理,此教亦通被三乘之機,然民化菩薩傍化才乘,故與三藏教少貫,前者觀察實生實滅,然通教則體達即典天生。故雖是三乘根機,概屬利巧,三界六道諸法,是依緣力,假觀生滅相,其實是如幻如化實即無生,無生故無滅,是畢竟空無生滅,如是觀達諸法當體即典時,離我執而斷見思二惑,終歸於真諦涅槃。通教觀典,對於藏教析空觀而稱為體空觀,謂當體即典,巧含中道,是故通教亦名含中了教。



若就佛說法形式言,通教並於特定之部佚,乃只就方等部及般若部中所明三乘共學法門之概稱。但又特別指般若部中“共般若”而言通教。蓋因方等部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共義稍疏故,所以智者大師多以共般若之經及典宗之論為通教。



此通教菩薩中聲聞、緣覺、菩薩三人,“證果雖異,同斷見思,同出分段,同證偏正”,此中“同斷見思”與前藏教相同,但通教在體法空之精神下,也可具道種智而斷塵沙惑,但只是界內之塵沙惑,不能斷及根本惑,&127;故仍是“同證偏正”,何以故?以來知“如來恒河佛法佛性”故。故不能證得偏空之真,不能證至“空而不空”的中道第一義,仍與三藏同歸在斷,所以古來有“有教無人”或“果頭無人”之論題,即是指前三教果頭實無其人。



⑶別教者:即不同於藏通二教,亦不同於圓教,獨對界處鈍根菩薩施設之教,雖依中道之理,然論法法隔歷不融。諦觀大師《天台四教儀》雲:“此教明界外獨菩薩位,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二教,別後圓教,故名別也。”涅槃雲:“四諦因緣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諸大乘經廣明菩薩歷劫修行,行位次第互不相攝,此並別教之相也。別教,是說空而不空之但中理。此教獨被界外鈍根菩薩,故比之於前藏通界內二教之教觀則輕為高廣,前二教確以三界六道為範圍,分則廣有十界而徹其真相。然比於後之圓教,仍有種種缺點。別教的觀法是用三觀照三諦以斷三惑,也即是先修空觀,破見次,修假觀,破上沙惑,後修中觀,破動惑,的隔歷次第三觀法門,出分複,變易二種生死,證中道無住涅槃。



⑷圓教:圓教者,圓妙、圓滿、圓歷、圓頓、圓實之謂也,所謂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圓自在莊嚴、圓建立眾空。是大乘教中之實大乘,所獨機宜是最上利根菩薩,故毫不假方便權巧之說,而直顯說自證的究竟真實義之教法。此教不論法界梵羅萬象之諸法,特與非情,同顯真如中道之妙理,此真如具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二種性德,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猶如激盪澎湃的大海之不,隨緣展開千波萬浪,海水之本性卻無絲毫之變異也是以鬼是真如、人是真如、佛亦是真如。理具事造兩重三千非真如法性,若以此理推之,一色一香、一法一塵,以乃我人之行住坐臥,舉於低頭,悉是真如妙理之作用,宇宙全體,亦悉是真如法性之靈界也。



圓教開示界處利根菩薩,今修一心三觀,圓超分段變異二種生死,圓證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在因上叫三諦,在果上叫三德)涅槃。



佛在五時說法中,怎樣才算是圓教呢?試舉例說明:第一時《華嚴經》說:“顯現自在力,為說圓滿經,無量諸眾生,釋受菩提記。”第三方等時《維摩經》說:“一切眾生取大涅槃不呆复滅。”第四般若時《大品般若經.具足品》說:“諸法雖空,一心具足行。”第五法華涅槃時《法華經》說:“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涅槃經》說:“金剛定藏,無所缺減。”這都是說的圓教法門。不過,《華嚴經》正說圓教,兼說別教。 “初心時便成正覺”則為圓機說圓教。處處說行布施次第,則為圓機說別教。方等經則藏、通、別、圓四教並談,對藏教半字生滅門,說通則圓教滿不生不滅門。 《般若經》雖正觀圓教實理,還帶說通別二教權理,唯有《法華經》則開三藏通別之權。唯顯一乘之真實圓教,深明如來的教之始終,具發如來本蹟之廣遠。 《涅槃經》追說四教,追泯四教,為法華未入實者廣談常住及為末世要鈍重扶三權。 《涅槃經》雖復四教並談,而與方等四教不同,方等中之四教,藏通初後並不知常住真心,別教初不知後方知唯圓教初後俱知。令涅槃中之四教,同知常住性的真理。所以它不同於方等四教。追說追泯,就是隨說隨開,不落漸次,同《法華》開權顯實的宗旨一樣,所以《涅槃經》也是一乘的真實圓教。



智者大師以四教判釋佛陀一代之教化,他的依據究竟何在呢?四教義中作如是說:“問曰:從何而起四教?答曰:今明四教,還從前所明三觀而起,為成三觀云云。問云:三觀復因何而起?答曰:三觀還因四教而起。問曰:觀教復因何起?答曰:觀起皆從因緣所生法四句而起。問曰:因緣所生四句因何而起?答曰:因緣所生法四句即是心,心即是諸佛不思議解脫云云。”
以上《中論觀四諦品》之四句偈:“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說明四教而歸於心。更引涅槃之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及生滅四諦,無生四諦,無量四諦為他的主要典證,更授引月燈三昧經之四種修多羅,諸行、訶責、煩惱、清淨來論其典證。



天台宗對藏、通、別、圓化法四教的判教的製信,非常靈活而又精密。在判教方面,台四教中的通教,可以通前三藏教又可通後別圓二教,五時中的般若時,具有通別圓三教的提義。在判信方面,象別圓二教,別教依據《華嚴》、《瓔珞》等經,列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五十二位;圓教特立六即(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證即、究竟即)行位以相貫通,表明即有次第淺深不同,而又前後體性不二;“六”表迷悟淺深以合地之慣妄談,即明前後不二防止自卑自屈,促使直下承當,發心修行。又,言六而常即,使下劣者,知自甘退屈之解,即而常六,使坤上慢者,知聖位自居之過,若但即而不六,則不知生佛迥別;獨使六而不即,則不知生佛同如。啟曰:六而常即以顯生佛一體;即而常六,以示凡聖攸分。六而恆即故人人有成佛之分。即而修六,故有理即、名字、觀行、相似、分證、究竟階盡之殊。同時,把五十二位也貫穿於六即分位之中,由於圓教人發九和修行分別教人不同,而圓教判定的位次也與別教迥異。圓十位分別十向齊,乃至圓三行與別炒覺齊。圓三行以上的一切證斷,為別教人所不知道,從圓初住開如進入六即中的分證即位,由此前往破一品無明證一分真因,直至破際因十一品無明,證妙覺位,是為大乘行人的極果。因此,各教分位,從所斷見思、塵沙、無膽等煩惱的不同程度,可以看到他們斷證高下淺深,並可一一得到對照。這樣的靈活判教和精密分析,在教義研究和發揚上足具有特色的。為了便於讀者對四教與五十二位的分齊,有所認識,今附上四教頌以資參考:七賢七位藏初機,通教位中一二齊,別信並圓五品位,見思初伏在凡居。果位須陀預聖流,與通三日地齊儔,並運別位圓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四果羅漢已辦地,斷上二界七十二,藏通二教位已齊,辟支菩薩侵習氣,圓別信住二之七,藏通極果皆同級,同除四住證偏真,內外塵沙分段伏,八至十位二惑空,假成位備理方通,齊前別住後三位,並連行向位相同。圓教初住別初地,同斷無明第一品,五百由甸到寶所,八相成道利眾生,別地全齊圓住平,無明分斷證真因,等妙二覺初二行,進聞三行不知名。


引用自: http://www.amitabha-mba.org/tools/wushibajiao.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菩提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